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世界贸易的推动、旅客票价降低以及居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和航空公司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促进下,全球航空运输业持续稳步增长。全球民用飞机拥有量超过40万架,其中80%左右为通用飞机。
在过去五年间,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也实现了快速成长,规模迅速扩大、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在国际民航中的地位显著提升。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业运输飞机拥有量已经达到1604架,比“十五”末净增了741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业、对外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预计未来20年中国民航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机队规模将达到5000多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也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通用航空器数量逐步增加。中国通用航空作业由探矿、航测、抢险救灾转向以生产、生活为主,由单一为农林业服务向以农林为基础,工业、旅游、公务航空等多元经营、协调发展转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作业面覆盖除台湾、西藏外全国所有省市区。我国通用飞机拥有量比“十五”末增加了400多架已达到1000余架,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在农林化飞行、森林灭火、航空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巨大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空域的逐步开放,预计中国通用飞机保有量将迅速上升,达到5至10万架。
中国民用航空装备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形成了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配套较为齐全的科研、生产体系,已形成以新舟MA系列、运8系列、运12系列、直11系列和直9系列等为主的民机生产体系,可生产8大系列30多种机型的旅客机、货运飞机、通用飞机和民用直升机。随着中国“大飞机”研制项目启动和低空领域开放,中国民用航空装备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未来十年,在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领域开放政策逐步落实、民航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增长、航空装备技术实力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民用航空装备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