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土安全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将加大。2011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提出了铁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构想,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西部铁路5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60%;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7万公里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网,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设备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将不少于700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重庆、大连和长春十个城市开通了3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总长近1000公里,在线运营车辆将近8000辆。预计到2015年,全国运营总里程约3500多公里,在线运营车辆将达到约25000辆,“十二五”期间城轨车辆年均需求预计约3300辆。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以需定产的典型行业,下游的高速发展将直接加大对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黄金发展期。受益于高速铁路建设的加快,对高速动车组需求大幅增长将成为行业的亮点。铁路货运的重载化发展将带动大功率铁路机车和重载货车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带来的城轨车辆需求缺口将使城轨车辆成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又一投资热土。
目前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与产业政策环境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201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轨道交通装备归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明确提出“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上升至战略高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装备的生产已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生产企业主要有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经过多年来与国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巨头的合作,两集团已经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依托于近年来国内重点交通项目的实施,两集团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的规模和国际竞争力将有更好的提升。
本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铁道部等国家政府机构和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协会的统计,对2010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技术、市场、行业结构、产品以及国家政策环境、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进行详尽分析,同时对未来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做出预测。